安定区妙笔绘就“十二五”产业发展新画卷
| 招商动态 |2012-02-08
安定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,走特色路,打优势牌,大手笔描绘“十二五”产业发展新画卷,构架起产业开发、富民强区的“金桥”。
该区按照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、集群化发展的要求,以着力提升马铃薯、畜草、劳务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四大产业为目标,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路子,描绘了“十二五”产业发展新蓝图。
马铃薯产业以紧紧围绕打造“中国薯都”核心区的目标定位,以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龙头,努力建设以西川种薯繁育区、口精深加工区、南川物流区为核心区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,推进马铃薯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,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、循环利用转变。继续稳定种植面积,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,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,全力打造“中国·定西马铃薯”驰名商标,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运作机制,力争到2016年,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5亿粒,实现一级种全覆盖。
畜草产业以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生产重点区的目标定位,大力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,培育和发展一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、专业村(社)和示范户,构建较为完善的畜牧业生产、加工、营销和安全体系,全区畜禽饲养量达501万头(只),使安定区成为兰州肉禽蛋奶等鲜活畜产品生产供应重点区。
劳务产业以打造全省重要的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县(区)为目标,大力实施“安定技工”劳务品牌战略,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,加大输转力度,每年输转城乡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。
现代旱作高效农业以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(区)为目标,以引洮灌区为重点,积极发展蔬菜种植,努力建设高原夏菜和反季节特色蔬菜产品供应基地,力争到2016年,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.1万亩。大力发展旱作农业,加大现代旱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,每年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100万亩以上,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